潮流家居网:

装修材料采购陷阱:这5种材料最容易以次充好!

   时间:2025-07-01 阅读:


装修过程中,材料采购是决定质量与预算的核心环节。然而,部分商家为追求利润,常在瓷砖、乳胶漆、地板、铝扣板、石英石台面等材料上设置陷阱,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。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市场案例与行业黑幕,揭露5大高风险材料的采购陷阱,并提供避坑指南。

一、瓷砖:假通体大理石泛滥,产地造假成常态

陷阱操作:商家用普通瓷砖表面打印大理石花纹,冒充“通体砖”,泡水后褪色起皮;或以“佛山瓷砖”为噱头,实际产自小作坊。

案例:2025年3月,某消费者购买“佛山产通体大理石瓷砖”,施工后发现背面无纹理,经检测实为普通釉面砖,商家通过伪造产地编号欺骗消费者。

避坑指南:

倒酱油测试:真通体砖背面渗透率应低于0.5%;

查编号溯源:正规厂家瓷砖编号可官网验证,如蒙娜丽莎、简一等品牌均提供防伪查询服务;

优先选柔光砖:广东产800×800mm柔光砖单价低于60元,性价比高且防滑性优于亮面砖。

二、乳胶漆:伪进口、假环保认证横行

陷阱操作:商家将国内灌装漆贴上“进口”标签,甲醛超标6倍;或伪造检测报告,虚标VOC含量。

案例:2025年3月,某品牌乳胶漆被曝光检测报告为PS合成,实际VOC含量达8g/L,远超法国A+认证标准(VOC<2g/L)。

避坑指南:

扫码验真伪:要求查看未开封桶身二维码,如立邦、多乐士等品牌均提供扫码溯源服务;

认准环保认证:优先选择通过法国A+、中国环境标志(十环认证)的产品;

警惕低价陷阱:市场价500元/桶的乳胶漆,若报价低于300元,大概率存在猫腻。

三、地板:伪三层实木地板成重灾区

陷阱操作:商家用0.6mm木皮冒充3mm表层,磨穿后暴露复合板;或用胶水粘合层数,甲醛释放量超标12倍。

案例:2025年3月,某消费者购买“三层实木地板”,施工后异味刺鼻,检测发现甲醛释放量达1.2mg/m³,超标15倍。

避坑指南:

测表层厚度:用游标卡尺测量木皮厚度,优质三层实木地板表层应≥3mm;

选锁扣式安装:避免使用胶水粘合,减少甲醛释放风险;

认准F4星认证:如天坛精板、兔宝宝等品牌,其甲醛释放量优于ENF级标准。

四、铝扣板:厚度虚标、贴膜冒充纳米板

陷阱操作:商家将0.5mm铝扣板标称0.8mm,或用普通板贴膜冒充“纳米抗油污板”,半年后起泡脱落。

案例:2025年3月,某消费者购买“纳米抗油污铝扣板”,施工后发现表面膜层脱落,商家以“使用不当”为由拒绝售后。

避坑指南:

磁铁测试:真铝材不吸磁,铁皮冒充一吸便知;

选哑光纯白款:无边框设计颜值更高,且避免复杂造型增加成本;

要求提供检测报告:优质铝扣板应符合GB/T 23444-2009标准。

五、石英石台面:岗石冒充,渗色难清理

陷阱操作:商家用岗石冒充石英石,酱油渗色后无法清洗;或虚标石英砂含量,低于93%的台面易开裂。

案例:2025年3月,某消费者购买“石英石台面”,使用3个月后出现渗色,检测发现石英砂含量仅85%,实为岗石。

避坑指南:

钥匙划痕测试:真石英石被钥匙划后仅留白痕,擦掉无痕;

倒可乐测试:24小时不渗色才算合格;

选择知名品牌:如中迅、赛凯隆等,其石英砂含量均达93%以上。

结语:采购需“三查三验”,守护装修质量

装修材料采购陷阱虽多,但通过“三查三验”可大幅降低风险:

查资质:要求商家提供品牌授权书、检测报告;

验实物:到货后检查外包装品牌LOGO、生产日期、防伪码;

留证据:剪下瓷砖/地板小样封存,后期对比材质。

装修是家庭大事,切勿因贪便宜或疏忽大意而陷入“以次充好”陷阱。选择正规渠道、认准权威认证、保留维权证据,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

更多>最新资讯
全站最新
热门内容
家居品牌 |  家居知识 |  家居资讯 |  家居设计 |  装修品牌 |  装修知识 |  装修设计 |  装修资讯 |  建材品牌 |  建材知识 |  建材资讯 |